为贯彻《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广东省质量强省建设纲要》精神,推进实施质量强链行动,结合省市场监管局关于全面推广科学质量管理方法系列活动工作部署,9月25日,江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30名来自高校质量相关专业的大学生组成交流学习团,走进“链主”企业海目星(江门)激光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中车广东轨道交通车辆有限公司以及产业链技术支持机构省科学院江门产业技术研究院参观学习,一起探寻质量人才带动企业、产业质量提升的“密码”。
交流学习团先参观了省科学院江门产研院的展厅、超算创新设计实训基地,并饶有兴致地动手体现3D建模,沉浸式体验数据化的魅力。江门产研院负责人向学习团讲解了江门产研院以检验检测、知识产权、算力资源等支撑江门摩托车、智能家电、智能装备、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重点产业链发展的举措和成效,向大学生们充分展示了质量基础设施在建圈强链上的有力支撑作用。
在海目星公司,交流学习团参观展厅、深入车间,领略企业质量文化、观摩智能制造展品,深入了解企业的发展历程、创新技术、产品市场、生产工艺等。参观完毕后,学习团与公司的质量、工程、人事等部门负责人就企业质量管理、人才需求、人才引育、如何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等方面进行了深度沟通交流。
在中车广东公司,交流学习团对企业浓郁的质量文化和现场的精益管理感受颇深。公司质量部部长介绍了企业多年来秉承“质量优先、创新引领、客户导向”的经营理念,已形成公司独特的质量管理模式。正是坚守对产品质量精益求精、持续改进,才能实现高铁产品每百万公里故障率全行业最低,确保人们出行高效、安全。
本次活动有效展现了我市在质量强链工作中推进政产学研融合、推广科学质量管理方法的成果,同时通过政校企合作对接活动,搭建企业与高校间的质量人才培养和输送桥梁,有利于高校精准对接企业引育高质量人才的需求,促进质量链与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活动结束时,交流学习团成员纷纷表示,通过本次活动,了解到江门高端装备制造企业的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和质量提升创新成果,体验新质生产力带来的生活变革,也对江门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希望将来能在江门就业,为江门产业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创新、人才、质量不可或缺。今年以来,为发挥质量在支撑产业建圈强链中的作用,市市场监管局聚焦智能装备、智能家电、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五金卫浴等重点产业链开展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行动,开展产业链质量状况调研,共绘制产业链质量图谱3个,制定质量问题清单29项、质量攻关项目清单7项、质量政策工具清单12项,组织产业链质量提升专题培训3场;加强质量基础设施技术服务,集聚省科学院江门产研院、江门市质计所等技术机构资源,累计为链上企业开展各类质量基础设施服务1347次,解决质量问题60个;开展质量融资增信帮扶,发布全国首个质量贷地方标准,7个“侨都质量贷”金融产品累计为各类质量品牌企业发放贷款超过100亿元,受益企业超过1000家次。
同时,为持续培养质量领军人才,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我局结合市委“人才倍增”工程工作任务,不断完善首席质量官培育、聘任、履职、管理激励等工作机制,鼓励和引导链上企业设立首席质量官,积极推动质量政策与金融、人才、产业政策协同。全国率先在质量贷金融产品中对首席质量官及其所属企业量身定做专属金融扶持,将质量人才培育纳入企业质量金融增信等级评价,着力破解产业链企业人才引不来、留不住等难题。截至2024年8月底,已推动逾3000家制造业企业设立首席质量官,301名企业首席质量官入选“侨都质量贷”白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