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侨乡,春潮涌动。江门市各级社区矫正机构紧扣“每月一主题”教育内容,立足侨乡特色,创新推出"法律护航、公益润心、心理矫正、红色铸魂"多维度矫治体系,通过分类施策、精准发力,有效激发社区矫正对象内生改造动力,助力其重拾生活信心,顺利回归社会。
学习法律法规,强化权益保障
蓬江区社区矫正管理局巧借"三八"国际妇女节契机,特邀村(居)法律顾问吴彩凤律师为30余名女性社区矫正对象开展妇女法律知识专题讲座。讲座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等深入浅出地剖析,增强了社区矫正对象运用法律手段保障自身权益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进一步促进家庭平安幸福、社会和谐稳定,营造了维护妇女合法权益的良好氛围。
投身公益活动,实现自我价值
公益活动是社区矫正的教育矫正手段和社会融入途径,旨在通过社会服务修复社会关系、促进再社会化。江海区社区矫正管理局带领22名社区矫正对象走进英南村田间农场开展公益助农活动,让社区矫正对象通过翻耕土地、清理杂草、搬运泥土、采摘蔬果等劳动实践,体验劳动价值,感受社会接纳与尊重,增强劳动观念、公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校准心理坐标,点亮心灵曙光
为了加强社区矫正对象的思想教育,帮助他们以健康的心态顺利地回归社会,新会区社区矫正管理局邀请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陈慧莹为社区矫正对象开展“化解心理困境,点亮家庭温暖之光”团体心理辅导。辅导老师通过婚姻、亲子、家庭关系方面的心理健康调试,鼓励和帮助社区矫正对象正视人生变化,学会接纳自我,学会更好与家人沟通、相处。
了解国家发展,厚植家国情怀
为了深化教育矫治成效,提升社区矫正对象的思想认识水平,台山市社区矫正管理局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学习全国两会精神集中教育。工作人员解析了两会中涉及的医疗、养老、教育改革举措等民生福祉重要议题,重点关注与社区矫正工作紧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动向,增强社区矫正对象对两会精神的认识,了解国情国策和民生热点,进而引领他们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积极树立法治意识。
赓续红色血脉,弘扬雷锋精神
开平市社区矫正管理局将矫正教育与传统美德培育相结合,在学雷锋纪念日开展"银龄关怀"公益活动,以实际行动响应雷锋精神的号召,为老人打扫室内外卫生,陪老人拉家常,耐心倾听老人分享生活的点滴,让老人们在温馨的互动中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温暖。通过探访老人的活动,鼓励社区矫正对象从身边小事做起,将雷锋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积极参与公益服务,用实际行动回馈社会。
筑牢禁毒防线,塑造无毒人生
毒品不仅危害个人身心健康,也会对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影响。为筑牢社区矫正对象涉毒违法犯罪思想防线,预防重新违法犯罪,恩平市社区矫正管理局组织社区矫正对象观看《幕后“毒”手》警示教育片,讲解禁毒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因吸食电子烟被撤销缓刑收监执行的真实案例进行警示教育,明确法律红线,引导社区矫正对象认识毒品危害,坚决抵制毒品,严守法律法规。